桃花源旅游管理区2022年工作回眸及2023年工作展望
新的时代方位,标注新的历史坐标。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之年;也是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不畏风险、不惧挑战,迎难而上、乘势而上的一年。 这一年,该区深入推进“旅游立区、产业兴区”战略,千方百计促发展、全力以赴抓建设、以人为本惠民生,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产业项目有序推进、群众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翻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隆冬时节,记者穿行于桃花源里,处处都可感受到这片热土上勃发出的生机与活力,全区正在为今年收好官、明年起好步奋力前行。
回眸2022
关键词1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事业发展,民生改善都离不开健康有序的经济。2022年,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狠抓收入缩紧开支,严格管控各类经济风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亿元,增速4.3%。统计数据显示,该区多个经济数据稳居全市前列。1至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0%;引进外资15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00万美元,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增速2.7%。 该区全力贯彻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有力推金沙博彩务一站式服务,严抓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提升政策落地效能。同时积极开展“送解优”等纾困增效行动,已帮助解决涉企实际困难16项。截止到11月底,全区市场主体净增290户,完成进度126.09%。
关键词2 产业项目有序推进
该区坚持以建设促发展、以项目推进增经济活力,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始终把产业项目作为发展第一引擎。 聚焦招商引资拉动。编制完成《区招商优惠扶持政策》,全力构筑全区招商引资一盘棋格局,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班子、一个责任单位”跟进机制,坚持优质服务推进招商项目落地落实。目前,引进省外境内资金6900万元,新引进5000万以上项目3个。聚焦争资争项带动。下发《2022年争资争项工作任务》,将争资争项工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范畴。2022年地区共储备专项债项目5个,其中2个已通过发改和财政部门审核,发行桃花源文创产业园创意工坊一期工程项目专项债券3000万元。聚焦项目建设推动。严格实行省市重点项目月调度机制和挂图作战,强化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等的监管,定期督查、通报,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公安技术用房及配套中心项目预计年底完工,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国防教育文化产业园一期已动工建设,故渊湖度假酒店正争取年内开工,途居露营、新型环保材料、桃花源文创产业园、桃花源职业技术学校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关键词3 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和市“六位”实事工作,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以片区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已基本完成6个重点村(示范村)村庄规划,开展项目建设40个。全区衔接乡村振兴项目345个,总投资8144.04万元。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2.5万吨,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平均合格率近99%。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211.8万元,平均每村13.2万元。民生实事落实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落实民生政策推进民生工程,省重点民生实事方面,共承担5项12个指标,“六位”建设指标任务全面完成。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完成7公里并村连接路建设,资源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已完成公路基础建设、路面设计,完成危桥改造1座。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防护设施进行了加固维护,设置了二级保护区标示标牌,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和水质达标。辖区内住宅小区物业实现全覆盖。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开展食品生产和餐饮质量提升行动,检查食品经营主体623家次,餐饮从业人员培训覆盖率100%。全力提升社会救助面和标准,推进养老服务、退役军人事务,全面促进社会事务发展,民本民生保障得到有力推进。
展望2023
长于察势驭势,方能以变应变。下一步,桃花源将持续落实“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和“六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稳中增进、稳中求全。
聚焦点,全力提升旅游人气
进一步强化旅游主业引领,深入贯彻“旅游立区、产业兴区”战略,持续提升旅游人气。积极探索市场化管理思路,推进机构体制、景区管理等工作改革,凝聚发展最大合力;进一步对接城发集团、中旅集团,加快推进故渊湖酒店和景区体验性项目落地,着重丰富旅游业态;创新开展旅游活动,积极探索景区免票、门票绑定、网红引流等多形式引流,强化宣传引导,持续扩大品牌影响。
抓重点,加压攻坚产业项目
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围绕产业链条、政策导向、投资主体等,提前谋划储备一批前期手续完善、建设条件成熟的项目。狠抓招商引资,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对在建投资项目的摸排梳理,形成问题帮扶清单,推进途居露营、桃花源学院等项目落地,加快国防教育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做优做强文旅产业,深度挖掘桃花源文化创意素材,打造一批桃花源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全面丰富产业项目业态。
创亮点,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以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为引领,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农副产品赋能,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培育一批小而精、优而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经营主体。深化“农业+旅游”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持续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创建省级、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攻难点,全面守牢红线底线
始终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落实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的专项整治和专项行动,抓好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统筹抓好森林防火、建筑消防等高危领域安全防范工作,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从严从实抓好耕地保护,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主动作为,压实各方责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护好桃花源绿水青山。
强基点,持续强化队伍建设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推动职能部门进一步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抓好重点领域专项监督工作,强化案件查办,持续推进清廉桃花源建设。从严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部调整配备方案,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长效机制,抓好干部队伍梯次培养,锻炼干部过硬本领,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