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公筷公勺摆上农家餐桌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1-22 07:45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 杨晟

“吃饭咯!”1月12日12时10分,在澧县码头铺镇万家岗村村部,食堂阿姨一声吆喝,干部们纷纷走进食堂。今天来食堂用餐的,除了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干部外,还有两名其他村过来考察学习的人员。

“我们村一直在抓乡风文明,大力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开餐之际,市派驻澧县码头铺镇万家岗村乡村振兴帮扶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红一边拿起菜盘上摆放的公筷夹菜,一边微笑着说。

“是的,用公筷公勺蛮好,干净卫生,我们村里都坚持大半年了。”万家岗村会计、乡村振兴专干周云芳接过话题。

腊肉、腊鱼……满满一桌“年味”气息的农家菜,每个菜碗上都多放了一双公筷。在万家岗村,这一双双公筷并不是装样子,而是大家越来越戒不掉的好习惯。

第一个站出来推行公筷公勺的就是李红。李红说,使用公筷公勺是他坚持多年的习惯,当前,疫情还未结束,使用公筷公勺有重要意义。2022年3月,在组织的安排下,他派驻到万家岗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当时,村干部加驻村工作队共10人,刚好一桌。

“和村干部们第一次用餐时,大家没有使用公筷公勺,我碍于面子也不好意思提出来。”隔天,李红就忍不住了,在开餐前,他向大家提出了这个想法:“使用公筷公勺是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抓手,要不我们就从自己做起,从村部开始改变,给乡亲们带个头?”

乡亲们喜欢热闹,特别是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总觉得有点生分。李红说,让大家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共餐习惯实属不易,但当下是一个加强引导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契机。

万家岗村支部副书记孙昌知快人快语,他笑着说:“一开始李书记说要用公筷公勺,我们私底下还讨论了一下,怎么这么多要求。”后来,大家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体会到了好处,有时候没吃完的菜,还能带回家吃避免浪费,因为用的公筷,家人们也吃得放心,使用公筷公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周云芳说,改变人的习惯很难,只要有人带头去做,这个事情还是推行得下去。“自从我们村部开了个头,我在家里也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客人来了也大力推广,现在我们整个家族基本都养成这个好习惯。”

家住万家岗村周家屋场的周玉林一家,也是使用公筷公勺的受益家庭之一。李红和队员们驻村后,安排在周玉林家住。周玉林和老伴年岁已高,为了保证两位老人的健康,在他家用餐时,李红和队员们都会主动使用公筷公勺。久而久之,周玉林一家也开始推行这个做法,并形成了习惯。

“前不久,儿子一家从上海回来,看见我们使用公筷公勺,表扬了我们,说我们两老好讲究。现在,公筷公勺已在一大家子中推开了。”周玉林笑着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受益者,他自觉地成为了公筷公勺的推广大使,逢人就说这个做法好。

从村部开始改变,从村干部家中改变,从党员的实际行动中改变,一股在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的新风尚,正在万家岗村悄然兴起,并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农户。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