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实施“三区战略” 推进“五大发展”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湖

2023年西湖管理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解读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1-29 07:55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彭进军 通讯员 袁凤连

全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两会精神,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勇担当,在大力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中展作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西湖新篇章。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增长1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6万元,增长9.3%,税收收入3792万元,增长10.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7%,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5.7%、7.4%。

全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消防站项目迎接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考核赢得考核组和省市领导一致好评。区个私协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为2022年全国先进单位。牧业小镇获得第二批全省农业特色小镇考评奖补。黄泥湖村入选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回眸2022

2022年,西湖管理区区党委、管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领会、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顶住诸多压力和挑战,应对各种困难和考验,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年来,西湖管理区稳住了经济大盘、确保了安全稳定、受到了上级肯定。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现代农业获得新发展,设施农业不断完善。全区大棚面积超过2300亩,以芦笋、果蔬为主的设施农业超过5000亩,西湖芦笋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特色产业。畜草质效不断提升,建立了从源头到销售的乳草全产业链,年产乳制品超过4000吨,年出栏生猪7.8万头,苜蓿草产品1万余吨。农业主体不断壮大,绿祥农业“超级大棚”、正航农业6万平方米智慧大棚扩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西洲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成功建立市级产业开发区。湖南仁瑞集团总投资4.28亿元的3个项目成功落户西湖管理区。上优食品、湖南仁瑞分别被认定为2022年度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体壮大有效,新增市场主体599户,其中企业260家、个体工商户3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户。全区“四上”企业达到23家,成功申报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荐湖南仁瑞、隆源包装、两栖建筑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

争资争项展现新成效。西湖管理区对争资争项工作实行月排名、月通报、月调度,成功争取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角堤电排及渠堤工程、标准化厂房专项债、医院提质改造专项债等一批项目。全区实际争资额5.8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17%,为西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粮食安全更加稳固。全面落实田长制,在全市率先开展“田长制”工作,全年制止违法用地10起,退养牛蛙面积52亩,退种莲藕面积1195亩。全面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粮食种植面积达6.5万亩,粮食总产量3.23万吨。

脱贫成果更加凸显。西湖管理区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落实兜底保障,减免义务教育各项学杂费29.2万元,发放各类助学金76.4万元,发放补贴、救助、低保以及各类特困供养资金1231.7万元,脱贫(监测)户收入稳定增长。

人居环境更加改善。西湖管理区继续实施“厕所革命”,改新建农村厕所100户,农村公厕2座,农村厕所粪污直排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扎实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旺寿村、永安村、建湖村、新北河村4个幸福屋场,旺福村、旺禄村的桃花路建设有序推进,鼎裕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移民后扶更加有力。西湖管理区投入3720万元推动移民产业升级转型,出台《西湖管理区产业项目利益联结实施办法》,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打造特色亮点,统筹推进水库移民后扶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城镇建设不断完善

城镇功能持续优化。西湖管理区实施城镇更新提质专项行动,完成新民、滨湖苑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台,西湖镇应急避难场所、纸机巷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顺利完工,投入3700万元的镇区雨污分流主管网及工业园污水管网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城镇管理稳步提升。全区大力整治城镇“六乱”等顽瘴痼疾,常态抓好清扫保洁;深入开展居民经营性自建房专项整治,强力拆违拆危,拆除存量违建面积3271㎡,拆除危房面积9435㎡。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该区强化以城带乡,深入实施“11621”交通布局,建设资源路产业路10公里,建设新村与撤并村连通便捷路8公里,整治一批交通顽瘴痼疾,西湖牧业大道获评“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最美农村路”;投入750万元改造鼎港水厂片区供水基础设施,历时4年真正实现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教育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该区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西湖中心小学提质改造项目已投入使用,西湖一中食堂扩建项目正有序推进,“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足球学校2所,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1所;提升医疗卫生能力,投资1.5亿元的西湖人民医院提质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床位结构优化,西湖人民医院医疗床位使用率达到100%,夯实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

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该区加快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东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有序推进,新北河村、裕民村、旺福村、东湖社区4个村(社区)养老幸福屋全面建成;深入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完善和落实了惠残社会保障政策;推进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推动金沙博彩规范化、便民化运行,政务大厅窗口入驻单位增加至12个;夯实就业服务基础,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各项培训补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73人。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该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秸秆禁烧、扬尘治理、工业炉窑及锅炉等大气污染源防治,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涉重金属污染企业监管,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完成原二分场砖厂生态修复项目,中央、省市交办的15个整改任务全部销号,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50天,优良率95.9%。

社会治理持续夯实

信访维稳有力有序。该区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为主线,统筹做好社会面巡察、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年”活动,全区信访积案化解有力。

安全生产成效明显。该区落实国省市安全生产系列硬措施,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化居民自建房、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因自然灾害致人死亡事故。

社会治安持续稳定。该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年接处警数、受理金沙博彩案件数、金沙博彩处罚人数、刑事案件立案数均实现下降,禁毒、打击电诈等多项工作位列市直六区第一。

从严治党走向深入

筑牢党建堡垒。该区加强政治监督,自觉接受市委巡察,扎实开展村(社区)巡察工作,对西湖镇旺禄村、西洲乡裕民村等7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整建提质,坚持和完善“一肩挑”等制度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提升队伍能力。该区从严落实选人用人制度,深入开展政治建设考察,将政治品德良好、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抓实青年干部培养,举办青年干部夜校,组建志愿者队伍,让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耕地保护、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冲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建设清廉西湖。该区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开展“喜庆二十大 廉洁润西湖”讲廉事颂廉声主题活动,西湖一中成功创建市级清廉学校;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人群和关键节点,开展深化整治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问题、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等专项监督整治工作,市级及以上纪检监察越级信访举报同比下降85.7%。

展望未来

西湖管理区区党委、管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立足自身区域特点、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实施“三区战略”,推进“五大发展”(推进产业发展更高质量、乡村发展更具实效、生态发展更可持续、民生发展更多共享、和谐发展更加高效),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湖。

——实施“农业强区”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西湖管理区作为一个天然的农业区,水源丰沛、土地肥沃、一马平川,农业特色鲜明、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品质优良。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全区坚定信心、瞄准定位,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努力把西湖从传统农业大区建设成现代农业强区。

——实施“产业兴区”战略。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产业就没有稳定的税源,没有产业就没有兴旺的人气,没有产业就没有快速的发展。西湖管理区是一块致富的新高地,政策优惠、条件优越、服务优质,产业规划合理、产业体系科学、产业要素完备。作为市级产业开发区,全区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将利用3年时间,将化妆品产业园和智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产值突破10亿元,用5年时间,争创省级产业园区。

——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湖管理区是一座生态的大氧吧,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生态屏障牢固。作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区将始终坚持把生态作为西湖最好的自然资源,管理好、保护好、维护好,让这张绿色名片更闪耀、更亮眼。

一次跨越,一份成就;一次思索,一份成熟。西湖管理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紧盯经济发展目标,为建设现代化新西湖砥砺前行。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