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汉寿县2023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解读

目标牵引 担当作为 乘势前行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寿团结奋斗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2-01 07:35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童宗锦 黎自来 通讯员 范晖

亮点2022

主要

经济指标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5亿元,增长6.4%,全市第二;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2亿元,增长10.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全市第二;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5亿元,增长2.8%,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75元,增长7.2%,增速全市排名第一。

做法

擘画发展蓝图。汉寿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中央省市要求,广泛汇集民智民意,擘画了“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蓝图,“双区牵引、六轮驱动”战术打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寿”奋斗目标,奋力开启了汉寿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省市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中,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六大强农行动、信访5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教育、文化和旅游、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耕地保护等13项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省市真抓实干奖励综合排名全市第一。

直播“竞技赛马”。该县在“双区牵引、六轮驱动”的战场上,实行比一比、看一看的现场直播,掀起了建设热潮。表现在“五好”园区创建上,新引进亿元工业项目36个,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13个,新投产亿元工业项目10个,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5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6.5万平方米,获评全省“五好”园区优秀单位。表现在项目建设上,新引进项目44个、总投资202.95亿元;表现在争资争项上,2022年共争取各项专项资金44.75亿元。

夯实六轮基础。在工程机械轮上,引进了中天意成等配套企业11家,完成产值108.2亿元,实现税收4239万元。在生物医药轮上,引进了澜雅医疗等配套企业8家,完成产值73.8亿元,实现税收6337.4万元,康普药业进入IPO辅导。在蔬菜产业轮上,完成蔬菜播面45万亩、产值40亿元,实现了蔬菜出口业绩回流。在龟鳖特养轮上,举办了中国(汉寿)首届甲鱼产业大会,被授予“中国龟鳖产业启航地”“中国生态甲鱼品质强县”称号。在清水湖文旅轮上,常德同发野生动物世界4月21日荣耀启航,“五一”“十一”假期引爆三湘,带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在砂石轮上,强力推进河砂、山砂开发,实现挖砂、制砂、运砂全产业链发展。

提升幸福指数。汉寿县共改造小街小巷18条,新建消防、院士、科创、寅虎卫士、青阳阁等公园广场21个,翻新老旧小区片区17个。持续打造“最美客厅”,实现了市民推窗见景、出门5分钟内进园的美好愿景。全县联点县级领导、1500多个基层党组织、6000多名结对帮扶干部,上门为11522户脱贫户、1140户监测户送温暖、送祝福,加深干群感情、巩固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满足民生需求。为民实事更加惠民。办结了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34项;汉寿一中搬了新址,顺利收购了汉寿龙池实验中学,新增学位1.2万个,撤并了乡村学校16所;新增了养老床位270张;提质新建了城区停车场9个,新增车位3033个;新建了城乡公厕12座,增加厕位78个;完成了老旧小区电梯加装67台;建成了城区日间照料中心40个,全面推行了社区80岁以上老人饮食免费;新增城镇就业47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9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05万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模式获退役军人事务部典型推介;五项社会保险参保63.11万人次;荣获了全省“五化”民政建设先进县。

守护龙阳安澜。全县6000多名党员干部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构筑了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坚固防线,保护了全县人民安康、龙阳大地安澜;疫苗接种加强针全市第一,“老年针”任务全市率先完成,医疗救治实现平稳转段,发放“防疫健康包”被国家疫情联防联控典型推介。防汛抗旱成绩斐然,有效应对10次强降雨袭击,成功化解“6·2”特大暴雨灾害风险;妥善处置1961年以来的最严重旱情,“六水并用”防旱救灾工作全省推介。

共创社会和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生命线工程”,纵深推进部门靠前服务、政企餐叙会等活动,解决各类问题339个,为企业减退税及缓缴纳税3.21亿元、兑现奖补资金6412万元、发放贷款7.29亿元、解决用工5260人,获得企业家点赞好评;新政务中心正式运行,困扰群众多年的办事堵点得到化解。实现特护期“零上访、零登记、零舆情”目标。扫黑除恶纵深推进。铲除长期盘踞在汉寿交通行业的国财校车涉恶团伙,异地用警打掉了湖南同德职业技术学院“村霸”涉恶团伙1个;民调全省第11位,对比上升9个名次,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实现党建提升。汉寿县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岩汪湖镇陈军堤村、崔家桥镇大西冲村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岩汪湖镇金盆岭村入选全省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该县开展“干部公众形象测评”“身边的榜样”“汉寿好人”等活动,为金沙博彩效能低下职能部门颁发“蜗牛奖”。株木山街道清廉大厅被推荐为省级清廉单元样本培树点;持续保持查办案件高压态势,处置问题线索387件,挽回经济损失2606万元,农村集体资源清理巡察工作被全省推介。

展望2023

经济工作总的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推进“六大专项行动”,着力实施“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区牵引、六轮驱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寿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重点工作 乘势而奋进,更要策马扬鞭、聚力突破

1.坚持提档升级,在园区创建上攻坚

突出创新管理,激活“创造力”。设立汉寿驻长三角、珠三角等联络处和招商分局,在沿海一线开展招商。在政策支持上,激活民间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工业地产。在项目引进上,实行资产换项目、市场换项目。

突出主导产业,增强“牵引力”。力争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创新平台6个,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税收过千万企业3家,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园区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突出功能完善,夯实“承载力”。完成园区供水管网建设,破解园区企业用水问题;引进集中供气供热企业,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持续清理停产、半停产企业闲置厂房和低效利用地块,盘活闲置土地700亩以上,新腾地500亩以上。

突出环境优化,提升“吸引力”。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生命线工程”,持续推进部门靠前服务、政企餐叙会、关心关爱企业家等惠企暖企活动,强化金融服务。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园区办”,为企业提供“保安式、保姆式、保镖式”服务。

2.坚持六轮驱动,在产业发展上攻坚

紧扣“强工”主线,打造全产业链。积极为企业申报制造强省、科技专项、专利转化等项目资金,助力企业加速发展。力争2023年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医药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家。

紧扣“稳农”基础,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制定盐菜、酱菜、脱水菜加工对等奖励帮扶措施,高标准举办汉寿蔬菜节,稳定蔬菜种播面45万亩,培育桃花岛蔬菜、华乐预制菜、华甲钛粉等高端品牌,实现产值60亿元。我们要大力发展特种龟鳖养殖,争创国家级龟鳖良种场,打造中华鳖种苗汉寿品牌。争创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新注册家庭农场50家,创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家。

紧扣“活旅”定位,打造精品力作。抢抓常益长高铁开通契机,加大常德同发野生动物世界宣传推介力度。开通高铁站至动物世界专车线路,积极争取全省旅游联盟大会在汉召开,启动同发野生动物世界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出口企业3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9亿美元。强化互补合作,积极缔结国际友好城市。

紧扣资源禀赋,打造财源引擎。引入国企省企开发砂石资源,加快湖南建投、湖南湘北通程机制砂和预制件加工项目建设,启动丰家铺、龙潭桥、毛家滩、崔家桥山砂矿开采,力争砂石销售产业链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抓好用地报批,强化用地保供,加快熟地拍卖,提升国土收入。

3.坚持项目为王,在扩大投资上攻坚

聚力“招”项目。力争实现招商引资总额200亿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个、“湘商回归”企业10个。

聚力“争”项目。重点抓好S225牛路滩至朱家铺集镇提质改造、G319太子庙集镇路段改建工程、西湖片区路网提质改造、高水内江等90个项目申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省市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力争全年争取上级各类竞争性资金13亿元以上。

聚力“建”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以上、新投产项目25个以上。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50个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着力推进中农肥业落地,全力推进徕木绿色智造基地、天心种业、展恒再生资源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产达效。

4.坚持统筹发展,在城乡建设上攻坚。注重“靓城”提质,美化“城市客厅”;注重量质提升,实化乡村振兴;注重治理提效,净化生态环境。

5.坚持人民至上,在民生需求上攻坚。强化社会兜底,让保障更加厚实;强化办学治校,让教育更加公平;强化文体建设,让生活更加美好;强化健康服务,让医疗更加惠民。

6.坚持底线思维,在风险防范上攻坚。加强执法监管,守住安全底线;加强隐患化解,守住风险底线;加强问题治理,守住稳定底线;加强改革创新,守住发展底线。

举措保障 负重而前行,务必激情满怀、出色出彩

1.要弘扬时代精神,坚定必胜信念。一是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二是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三是大力弘扬斗争精神。

2.要营造团结氛围,用好取胜法宝。一是统一思想讲政治。二是统一目标明方向;三是统一号令听指挥。

3.要加强能力建设,打造决胜团队。一是在“引”上着力,增添人才“薪火”;二是在“提”上着力,增长干部才干;三是在“建”上着力,增强基础支撑。

4.要持续正风肃纪,涵养致胜之风。一是锲而不舍反腐败、筑堤坝;二是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三是锲而不舍强监督、严管理。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