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花开遍地”
2月13日一早,石门县壶瓶山供电所“电骡子”服务驿站内很热闹。驿站员工胡元泽一边忙着给歇脚的群众倒茶,一边叮嘱年轻队员为上午巡线路上的农户代买肥料、维修电机……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日可见。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形成了建好实践阵地“传好理”、管好实践基地“唱好戏”、培好实践园地“帮好忙”的“三地三好”建设模式,蹚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石门路径”。
2021年,石门县率先在全市挂牌壶瓶山供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去年4月又在壶瓶山镇南坪河社区建设首个“电骡子”服务驿站,服务周边3个村800多户农户。这是石门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石门县以“一把手”工程高位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书记”共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该县按照“五有”标准,将原县金沙博彩中心改造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个、村(社区)实践站333个,实现阵地全覆盖;选择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纪念场馆(所)、文化广场、学校少年宫等,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96个,同时推进各类实践基地有人管、有活动、有主题、有制度。该县还结合石门县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乡村划分3627个屋场;挑选一批职工人群较多、经济效益较好、党建工作有力的企业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园地。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石门县全面拓展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教育、法治、医卫等10支县直专业志愿服务分队,以及2个社会公益志愿组织。各乡镇、村(社区)也根据本地资源特色成立“1+N”模式志愿服务小队。总计378支志愿服务队、8.6万实名注册认证志愿者活跃在石门大地。
“电骡子”服务队穿梭在群山间为群众送货上门。猎豹救援队奋战在应急救援的第一线。“家庭文明档案”实践下的社区风清气正。
……
两年来,志愿者们深度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抗旱救灾、森林防火等各类重大工作,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450场次,参与者达5.6万人次。
眼下,石门县上下正大力落实“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石门”发展战略,聚力实施强园区、强城镇、强民生、强生态、推进乡村振兴的“四强一振兴”发展路径,全力推行“电骡子”志愿服务品牌。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文明之花在“湖南屋脊”绽放得愈加灿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