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竹篱笆拱护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5-17 07:45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杨荣国 徐艳丽 杨浩

5月12日上午,记者走进鼎城区花岩溪镇党家庵村赵家嘴幸福屋场,一排排竹篱笆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农家小院四周也被竹篱笆围成了圆圈,格外引人注目。

党家庵村位于花岩溪镇东面,是由原黄鹤桥、芭蕉、党家庵三村合并而成,该村属于典型的山区乡村,楠竹资源丰富。全村共有839户2797人,其中脱贫户72户225人,监测户6户13人。

村党总支书记沈玮表示,近年来,村两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将该村丰富的楠竹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楠竹产业,使平时不起眼的楠竹逐渐变成了让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好资源。

近几年来,党家庵村村两委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不仅促进了就业,也美化了乡村环境。“我们通过多方调研,最终决定在‘家’‘庭’两字上做好文章,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依靠农家后院做资源地、产业地,让村民在美丽庭院里发展‘美丽经济’。”沈玮介绍,在村两委的号召和指导下,村民梁先锋、蔡熙文、蔡友华率先响应,并在2022年初成立了竹篱笆合作社,带领村民们将闲置土地“变废为宝”,建设厂房,依靠丰富的楠竹资源大力发展竹篱笆产业。

“这是刚砍下的楠竹,处理掉枝叶后再砍成一定的长度就可以送到合作社的工厂去了。我现在在自家的院子里干活,每年能赚到60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72岁的王志平身体硬朗,古稀之年还能一边在家务工,一边照顾家人,他很满意。

“村民们既是股东,又是工人。产业发展起来后,村民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合作社负责人梁先锋说,竹篱笆的加工制造取材于本土丰富的楠竹资源,成本低、绿色环保、回报率高。看似简单的竹篱笆在农村可谓用途广泛,既可当做池塘、菜园、道路的围挡,也可以用于房屋小院的装饰,别有一番乡村田园风味。

目前,党家庵村累计加工长度超过2万米的竹篱笆,产值60余万元。该村生产的竹篱笆不仅在鼎城区内销售,更是销往益阳市等省内其他城市,为参与到竹篱笆生产的家庭平均增收5000余元。下一步,该村将利用“村党组织+”的模式,成立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油茶种植和禽类养殖项目等庭院经济,逐步走上集中生产、群体发展、联合经营的发展道路,努力增加村民收入,让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陈丽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