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坚持以“四个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访津市市委书记黄旭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5-27 07:56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唐亮 朱樟杰 胡家铭 张雨灿

在这个河湖丰盈草木繁茂的时节,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人来车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实施以来,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

“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打好‘发展六仗’,以‘闯创干’的精气神推动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全力确保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近日,津市市委书记黄旭峰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说。

津市在创新突破产业突围战略部署下如何行动?怎么攻坚?黄旭峰梳理出了一条清晰的路线,他认为应坚持如下“四个创新”来推动津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思维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以思想观念变革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坚持市场思维,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选择、“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以商招商、科技招商、基金招商,深入开展湘商回归暨招商“百日竞赛”活动,办好德商恳谈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津市市专场推介会,力争年内新引进产业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类500强”项目3个。坚持产业链思维,持续做好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加快推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一主一特”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湘食食品二期、世唯生物等8个前期项目尽早开工,力争利尔生物、优彩新材料等9个项目上半年投产,确保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20个、新投产重点项目17个。坚持金融思维,科学推进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科创金融试点建设,积极搭建政企银融通平台,大力培育新合新等本土企业上市。用好用活产业基金,促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

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展省级创新型县、市创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切实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强化创新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力争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建强创新平台,致力建设高能级、高水平创新平台,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推进在长沙岳麓山实验室建设生物制造研究院,在津设立中试转化基地。力争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3个。转化创新成果,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与中南大学合作在津建设中试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引进社会资本共同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推动10项左右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力争5年内实现100亿元产值,全力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

坚持以制度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胆改革创新,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源泉充分汇聚。着力优化园区考核体系,加大综合税收、亩均及区域亩均税收等6大核心指标权重,形成项目为王、效益论英雄的浓厚氛围。以亩均效益、科创实力为核心指标,引导园区企业争创A、B类企业。着力优化项目评价体系,实行院士专家项目准入评审制度,有针对性地筛选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与津市市产业生态相匹配的优质项目,确保引进项目风险低、质量高、效益好,让闲置低效企业有序退出、腾笼换鸟。着力优化干部选拔体系,实行“3+1”考核方式,建立重奖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向上争资和“六件大事”聚焦。坚持以招商引资、争资争项、争先创优、攻坚克难、群众评价“五个论英雄”,激励引导干部担当作为。

坚持以管理创新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全力打造政企“合伙人”关系,重点做好降成本、破瓶颈、优服务工作。全力降成本,引进中国化学整体开发、建设、运营化工园区。持续推进产业生态构建“十大配套”,围绕产业规划细分、产业工人培养、污水处理提质、蒸汽价格优化等10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力破瓶颈,针对区位交通短板,深化与盐田港集团合作,加快津市港二期建设,争取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奋力冲刺长江中游前十强。针对人才资源短板,用好用活工人培养、人才引进“两个500万”政策,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以超常之举破解园区“招工难”。全力优服务,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结时限、精简申办材料、减少跑动次数。常态化推进“送解优”行动,持续改进涉企执法检查工作机制,继续开展涉企服务监督评议活动,畅通企业家意见建议收集反馈渠道,认真做好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工作。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陈丽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