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常德>图说常德>详细内容

【桃源县】桃源枫树万亩早稻喜开镰 颗粒归仓好“丰”景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07-17 09:15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熊夏明 王伟杰 曾玉英 王明睿

7e79effbb2f944f0bd9d0aeb7d5a166b.png

航拍收割机在稻田中行驶

e378069e34074c1ea0f582159340cc27.png

早稻收割现场

d2d958b869594e5eafc7dc699497e509.jpeg

颗粒归仓

3083c8bb4a9f446e9cec6b73cb0e0211.jpeg

旋耕现场

盛夏七月,谷物泛黄。常德各地早稻陆续开镰收割,桃源县枫树维回乡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农机声声惊白鹭,万亩稻田青黄相接。收割机开足马力作业,割穗、脱粒、稻谷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

“今年我们通过采取合理密植、推广高产品种等措施,早稻产量较往年有所提升。”稻田边,该乡种植大户、金凤桥村党支部书记罗爱来高兴不已。今年,罗爱来在示范片区种了500多亩双季稻,目前早稻已经成熟,从7月14日开始,他便开镰收割,目前已经收割了一半,收割后的稻田马上旋耕,开始晚稻移栽,预计7月19日前完成早稻收割,7月21日前完成晚稻移栽。

枫树维回乡负责人介绍,4月15日,枫树维回乡遭遇暴雨内涝,当时秧苗刚移栽到大田里,由于浸泡时间较长,田里的秧苗都泡起来了,当地政府组织人力及时排渍,农技人员上门指导补苗追肥,现在单产未减反而有所提升。7月16日收割测产显示,示范片区亩产干谷546公斤,较2023年亩均增产5公斤。

7月16日,记者在示范区看到,这里全部是“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利于机械作业、提高效率。田边渠边还安装了气象预警避灾减损和智慧节水灌溉系统,确保旱涝保收。

“这个智慧节水灌溉系统方便快捷,平时在家里都可以操作,如果哪块田缺水了,只要在手机上一点,沟渠里就出水了。”罗爱来兴奋地说。沟渠旁边,旋耕机正在作业,水源充足,明天这块田便可进行秧苗移栽。

据介绍,2024年,桃源县计划完成双季稻播种面积117.7万亩,其中早稻58万亩,晚稻59.7万亩;共创建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5个,其中省级示范片1个,市级示范片1个,县级示范片3个。为了让示范片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桃源县成立了由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傅志强领衔的省、市、县三级专家技术指导团队,全周期做好指导服务,定期开展“田间巡诊”,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困难问题。示范片区全程推广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推动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扩面提质,努力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陈丽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