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常德>图说常德>详细内容

郑家驿山上真的有座千年古庙【组图】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02-01 16:10 来源:常德日报客户端•常德融媒 作者:李辉 摄

在桃源县郑驿乡的丰隆山上有座叫丰隆寺的千年古庙。特别的是丰隆寺里还生长着上千年的古银杏树、古红枫树等……我心里老早就想去丰隆山看看这些稀贵的宝树了。

刚好有一天,天气好,我邀请娃娃哥陪我一同去丰隆山的丰隆寺看一看,娃娃哥在郑驿乡工作过因而比较熟悉,一路上娃娃哥给我介绍了一些丰隆山的情况,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郑驿,在街道的右边有条小路,路边上有块牌子,牌子上写的是丰隆山农庄,我感觉到这应是个农家乐。丰隆山的寺院是不是走这条路,我心里有点担心娃娃哥带错路了,心想佛门是清静之地,佛法是不杀生。不杀生的意思,浅而言之是不与一切众生结怨,佛讲因果报应。这个餐馆怎么会开在菩萨的眼皮下。于是我就问了娃娃哥,我这一问把他问晕了,因为他也好久没来过了,他对我说:“我也不记得去丰隆寺是不是这条路,但这是去丰隆山路的没错”。我们的车开到一个丁字路口,不知要走哪一条才是去寺庙的路,一条往左一条往右,往右这条路有点小坡,大多寺院都是修在山上,往上坡走可能会正确一些,于是我们的车沿着右边这条山路往上走,山路两边的树郁郁葱葱,树上鸟叫声不绝于耳,丰隆山靠沅水边,听说天气好时站山顶远眺还可以看到桃源县城,这么好的生态环境,怪不得古人会把寺庙修建于此山之中。

山门内放眼远眺,远处群山叠翠

走了没多远我见到了两棵大树,高耸在天空中,在大树的下面有一个白黄相间的建筑,建筑有三个门洞,这可能就是到了寺庙的山门,通常佛寺建筑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从“山门”墙体上的油漆和水泥地坪来看,好像刚修复不久,但“山门”旁边的这两棵粗壮挺拔的古枫树,昭显着这座寺庙古老的历史。

听人讲丰隆山的古庙里还来了个真和尚,老庙里来了和尚,我就更想要去这座灵山沾点儿灵气了,大诗人刘禹锡不是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庙来了和尚不就是来了仙吗,听说这个和尚还是从四川的某座大庙里来的。其实我不懂佛,我去丰隆山最想要看的还是寺庙里的千年古树。听他们讲丰隆寺始建于隋,这些古树也是那个年代栽种的,至今已有1500多年了,算一算时间还真是有点儿久远。

娑婆世界,心在净土中

休闲品茗的沁心亭

丰隆山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多的传说,传说舜帝都巡游过丰隆山,但不知是真是假,丰隆山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这些民间传说,对于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来说我是想去拍拍丰隆山上的这些珍稀古树,虽然现在还不是观赏古银杏的最佳季节,但我还是想去拍摄这个季节虬枝苍劲的千年古树。丰隆寺的修复是由现在的这位住持寂家法师从2017年开始众筹分阶段修复的,这个修复后的佛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也有点好奇,我也还想去感受一下佛家的觉悟,也好给我的这颗凡心找找清静。

丰隆禅寺内的千年古银杏树待到秋天满地黄金甲时应是美得让人窒息

桃源是个道教圣地,所以道观要多一些,我所知的象星德山、桃川宫、九龙山道观等……这些道观都知名的很,但对于我来说,道教我也只是一知半解,对于佛教呢,我的理解还仅在电影电视里的印象,但我还是分的清佛教与道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佛教是教人大慈大悲,教人悟空,而道教则是教人存有天地有道,由无生有,道教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最终达到与天同寿的境界。而佛教的目的则是明心见性,最后是解脱生死。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