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常德>图说常德>详细内容

常德火车站:换种方式陪伴你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07-18 17:55 来源:常德日报客户端•常德融媒   作者:曾兰 文/图

微信图片_20210511105959.jpg

即将退去旧装,换上新装,请记得我现在的模样。图片由常德火车站提供

我是常德火车站,出生于1998年。很多人说,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高速公路还鲜有的年代,我的到来,不仅承载了常德九十年代的重要运输任务,还把常德南坪北郊由农村变成了城镇。我却认为,我的到来更多的是被赋予了离别与重逢的情怀,我承载着乡愁、寄托思念,意味着梦想和远方。

岁月变迁,时代更迭,23岁的我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铁路人行走至今,翻开记忆的相册,往事历历在目,我从不曾忘记。

微信图片_20210511102610.jpg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有着最动人的瞬间

活了一辈子,还从没见过火车

1998年10月,刚刚建成的我还十分简陋,一栋小小的石棉瓦红砖平房既是信号楼、候车室、广播室,也是验票处和售票处。4条股道,2 个站台,从石门南站到长沙站,一天总共四趟列车,开站的时候所有员工加起来也就20来人,每天的旅客到发人数不足100人。

但这丝毫不影响常德父老乡亲对我的热爱,为了来看我的模样,为了体验常德历史上第一辆客运火车,大家蜂拥而至。面对大家的热情,铁路部门决定在正式通车的前三天,免费让大家乘坐火车,不仅如此,火车上还为大家提供免费的食物。

微信图片_20210511101633.jpg

绿皮火车是老旧时光的象征

微信图片_20210511102035.jpg

候车室里人山人海。图片由常德火车站提供

这个好消息,让十里八乡的常德人民奔走相告。试乘第一天,一台从桃源县开来的客车“刷”地停在站前,车上下来8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颤颤巍巍地走到工作人员面前,期待地说,“活了一辈子,还从没见过火车,我们凑钱包车,就是想在有生之年看看火车长啥样。”

这几个老人,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年轻的60来岁,他们皱纹满面,步履蹒跚,但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知道,那次的经历,一定让他们毕生难忘。每当想起那一幕,我心里仍温情脉脉。

微信图片_20210511102027.jpg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我们总在等你归来。图片由常德火车站提供

火车站是我梦想的始发站

“好多市民来回坐,开心得不得了”老员工刘进一说起车站试运营的那几天,满是感慨,“还有一个男孩,也是咱们的忠实粉丝。”我当然记得这个男孩,在我成长的那些年,男孩隔三差五来看我,那时候的他还是个小学生,每次来他手里都带着一台相机,拍人来人往的出站口,拍轰隆隆呼啸而过的火车,拍寂静或喧嚣的站台。

一年又一年,男孩逐渐长大,他手里的相机由最简单的卡片机换成了有长镜头的单反。后来我才知道,男孩是一个铁路爱好者,我不清楚他的名字,但我记得他拍我时专注的眼神,现在的他已在外地读大学,我多么希望能再次看见他。因为再见面,我将会是一副崭新的面貌,我想要他用相机拍下我最美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210511102059.jpg

站台承载着离别与重逢,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在长沙开公司的冯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每次回常德他总喜欢乘坐火车,他说,“火车站是我梦想的始发站,当年我就是乘坐常德第一辆绿皮火车出来创业的”。23年过去了,冯先生与亲朋好友道别的情景恍若昨日,火车开动,他探出头去,看见送别的亲人一直追着车跑,直至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铁轨的尽头。

我见证了许多温暖的瞬间

23年来,我记录乘客相聚时的喜悦,分别时的伤感,远行前的踌躇与不安,也见证了许多温暖的瞬间。5年前,k1172次列车上一名怀孕37周的孕妇突然羊水破裂,腹痛不止,列车在我们站停车救助,客运值班员罗泽远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为抢救孕妇争取时间,并和赶到的急救人员一起将孕妇抬上担架,通过早已安排好的绿色通道将她送往医院救治。当晚,这名来自四川的孕妇平安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微信图片_20210511101619.jpg

老旧的办公楼也将拆除,但记忆不会消失

今年2月份春运伊始,我们开通了从深圳到常德的“盲人服务通道”,3名盲人乘客在凌晨2时48分从深圳抵达常德。夜色沉沉,寒风阵阵,站台上,我们常德站的靖如洁、朱青、蔡宸3名“小柳树”服务队员,早已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等待。“我是常德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请放心跟我走。”服务队员俯身将盲人乘客的手搭到了自己的肩膀上,提着行李,领着他们上电梯、验票,直至他们顺利出站,目送他们渐渐走远。

微信图片_20210511101527.jpg

征兵期间,候车室里的新绿让人热血沸腾。图片由常德火车站提供

微信图片_20210511102108.jpg

走出站口,就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我记得春运的大潮来临时,我们的员工加班加点,互帮互助,亲如一家;我记得征兵期间,候车室里一片新绿,军人整齐列队,英姿勃发,青春的朝气和坚毅的眼神让我们热血沸腾.......我记得这些动人的时光,我不能一一讲述给你,有人说,火车站进进出出皆是人生,我相信许多瞬间就像一本绘满故事的画册,只要翻开就不会被世人遗忘。

逐渐成长 我只愿为你变得更好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随着常德经济飞速发展,我的精神面貌逐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00年,那个连雨棚都没有的站前小土坪变成了绿树成荫、繁花环绕、宽阔美丽的站前广场;2016年,我们的信号楼从小平房搬到了全新的两层小楼,从此负责火车运行的“指挥中心”有了硬软件设施齐全的单独行车室;2016年1月,石长复线和电气化完成,我们的车站股道由4条增加到7条,原来的低站台升级为两边都可以上下客的高站台;2017年9月,石长铁路开通动车组,结束了我们没有动车的历史,传统的绿皮火车和D字开头的尖头动车各司其职,奏响了常德铁路时代变更的序曲;2018年,车站开通了动车电子客票,旅客无需换取纸质车票,通过刷证即可乘车;2019年,车站进一步开通了普速列车的电子客票,进站口、候车室、出站口共安装了38台闸机,我们迎来了“刷脸”时代.......

微信图片_20210511101644.jpg

信号楼从小平房搬到了两层小白楼

微信图片_20210511101637.jpg

信号楼里的“心脏地带”

微信图片_20210511101624.jpg

动车奏响了常德铁路时代变更的序曲

现如今,我们的员工增加到180多名,日常旅客到发人数达到15000余人次/天,春运和小长假的时候更达到了40000人次/天,列车时速达160公里/小时。虽然我不断努力前行,但做为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常德承东启西、纵横南北,我深知,只有高铁时代的真正来临,才能让我彻底改头换面,才能不辜负600万常德父老乡亲的翘首以盼。

微信图片_20210511102532.jpg

电子客票和“刷脸”时代的到来,让乘客体验更便捷的服务

从未离开 只是换种方式陪伴你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将退下旧装换上新装,我的设计师告诉我,新站的设计取意“桃花盛开、武陵腾飞”寓意高铁将给常德带来的巨大机遇与发展,展现蓬勃腾飞、生机盎然的城市发展新面貌。

微信图片_20210511101629.jpg

正在修建中的高铁站

微信图片_20210511141427.jpg

微信图片_20210511141731.jpg

新站效果图

总承包单位告诉我,新站总规模面积50.18万平米,分为高铁车站、城市综合配套两部分。其中,铁路车站建筑面积24.89万平方米(含站房规模6万平方米),城市综合配套工程25.29万平方米,含南北人行景观广场、长途客运、公交车场、地下社会车停车库、出租车回车场等区域。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我将成为湖南除省会外最大的高铁站,实现高铁、城际、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运、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微信图片_20210511141725.jpg

新站效果图

目前,临时替代我为大家服务的过渡站房和过渡广场已施工完毕,预计在很快将和大家见面。届时,施工方将对我启动拆除,新的常德站将在我的原址上重建。

在我整装待发之际,大家可以去过渡站房候车,过渡站房设置在北广场西侧地下停车库。卫生间、旅客座椅、标识牌等配套设施已齐全,过渡广场则设置在北广场西侧,包含出租车场、社会车场、公交车场等设施。

我知道,全新的我对促进常德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的我也是将常德打造成为辐射4000万人口泛湘西北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我欣喜于自己的变化,也感恩常德人民对我的信赖和支持。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仍会践行我的职责,仍期待新旧更迭的奇妙碰撞。    

一处老站承载一段过往岁月,一座新站诉说城市的发展变化。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陪伴你们23年,我记录了你们的回忆,见证了常德的风雨变化。很多人以为,我将彻底离开,但其实,我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继续陪伴你们。

希望我的存在,于你们而言,永远像“家”一般,不管你从多远的地方回来,不管旅途有多累,也不论是环境嘈杂,设备简陋的小站,还是功能齐全,承载更多人的梦想的新站,只要列车停靠在我怀里,我希望你都能轻叹一声,“到家了”。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