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常德“西大门”
8月12日17时18分,常德西收费站(G5513长张高速入口)下起了倾盆大雨。在疫情防控检查点的简易遮阳棚内,记者见到了48岁的袁景山,他是桃源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副主任,也是这个时间段的值班带队领导。
狂风伴着暴雨,遮阳棚左右摇晃,大家一边用力抓住遮阳棚,一边不时地用手顶棚上凹下来的“水包”,防止积水过多导致遮阳棚被压垮或者倾倒。棚内也没有一块干的地方,大家的鞋子和裤脚都湿透了。前阵子天气炎热,一场暴雨让大家措手不及,连把雨伞都有没有带,更别谈雨衣了。
在此值守的执勤人员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每每从高速下来的车,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冲进雨中,对每一辆车和车上的每一个人进行检查,检查完毕之后,再返回棚内躲雨,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他们用责任和担当筑牢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执勤人员站在雨中劝返中高风险地区来常德的车辆
常德西收费站(G5513长张高速入口)疫情防控检查点位于武陵区与桃源、鼎城等区县交界处,也是长张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进出通道,素有常德“西大门”之称,地理位置特殊,加之车流、人流较大,日均车流量达6500台次,节假日高峰流量达到1.2万台次,疫情防控任务艰巨。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从8月2日开始,桃源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牵头,桃源县城管、县交警大队、陬市镇政府以及社会志愿者组成执勤人员,24小时在此值守,他们每天分为三班,每班8小时,每个班次13人。
面对负荷大、风险高、时间长的疫情防控工作,许多一线执勤人员已处于身体承受值的临界状态,但他们没有一人请过假,没有一人掉过队,衣服汗湿后又干,干了又汗湿,挥汗如雨地坚守在岗。他们一个盒饭扒上几口,又盖上,反反复复3、4次还没吃完,困了就坐在遮阳棚内换着眯一会,一旦来车了,又重新投入工作。
遮阳棚内也没有一块干的地方,执勤人员的鞋子和裤脚都湿透了
18时许,暴雨停了,地面逐渐收干,而在此的执勤人员衣服却湿透了。
“我真的只是经过张家界,没有停留。”一辆浙C牌照的越野上,下来了一名女子。
“您的行程码显示曾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根据疫情防控规定,一律劝返,这不仅是对您负责,也是对所有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民负责。”袁景山和执勤人员耐心劝说,无奈之下,该女子原路返回了。
袁景山说,白天车辆比较多,一个班次要检查400至500台,他刚接班不到两小时内就已劝返了20多台来自张家界、株洲、郑州等中高风险地区的车辆。在他的印象中,大多数人都比较理解。
8月11日10时许,一辆外省车辆抵达常德西收费站,由于车主的行程码显示曾经过的中高风险地区,卡点执勤人员当即对他进行劝返。没想到这位车主不仅非常理解,还当场将车上备的凉茶和矿泉水送给13名执勤人员,并对他们说,“你们在一线辛苦了,不容易。”
在执勤中,他们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除了在现场执勤,袁景山在单位上还分管工程项目建设,而目前又正处于项目建设关键期,他在带班值守时,还兼顾着其他工作。每天值守前,袁景山会将单位上的工作安排好,如遇其它事就电话联系。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结束之后,第一件事是回家把手机关机,安安稳稳地睡上个好觉。”袁景山说,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关键时期,他们一刻也不敢松懈,守护好常德“西大门”,疫情不退,他们不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