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常德>图说常德>详细内容

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画卷 ——聚焦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09-24 09:10 来源:常德日报客户端•常德融媒   作者:曾玉英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中国!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们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四川、湖南、浙江三大主会场活动分别代表长江上、中、下游农耕文明,展现共拥黄金水道、同走黄金“稻”路的不凡历程。

湖南主会场紧紧围绕“庆丰收·感党恩”主题,举办“国之大者——稻作文化与粮食安全论坛”“全国农民文化艺术展演”2个重点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看我家”拍客大赛、“新农人”农机操作技能大赛、优质稻田经营权流转拍卖等12大活动。

湖南主场活动除常德澧县分会场之外,还在长沙市和永州市道县设立分会场。

常德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澧县城头山,6500年前已出现原始储水灌溉系统,是世界最早的成熟水稻田之一。此次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场常德澧县分会场暨沅澧共庆活动,在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盛大启动。活动旨在弘扬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展示农业丰收成果,营造重农强农富农的良好氛围,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省同类市州首位。常德发挥产粮大市优势,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湖南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作出了重要贡献。

“常德香米”“常德红茶”“常德甲鱼”“常德茶油”“常德米粉”等28个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或证明商标。“常德品牌”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国内国际广阔市场。

岁岁丰收鱼米乡,处处道尽农村美。

一首首欢快的歌曲庆贺丰收,传唱着亿万农民的喜悦心情,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动人画卷铺展在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上。

在这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致敬中国亿万农民,愿每分辛劳都有金黄的收获,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澧县分会场活动现场。 常德日报报记者 钟勇 摄

澧县分会场活动现场,嘉宾参观优质农产品展示区。常德日报记者 钟勇 摄

9月14日上午,以“渔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渔业庆丰收”活动在柳叶湖分会场举办。常德日报记者 李龙 摄

石门柑橘大丰收。 常德日报通讯员 郑家望 摄

临澧县佘市桥镇雅林村村民采摘猕猴桃。常德日报报记者 曾玉英 摄

又是一年丰收时,9月21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观后村,村民展示采收的葡萄。 新华社发(陈晓东摄)

鼎城区草坪镇三角堆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农户正在整理果枝。 鼎宣 摄

9月22日,山东省枣庄市税郭镇举办“趣味赛 庆丰收”活动,参赛队员通过运粮、 搓玉米、吃西瓜等趣味比赛,感受丰收的喜悦,迎接中国农民丰收节。图为在枣庄市 税郭镇沿河广场,参赛队员在参加搓玉米趣味比赛。 新华社发(孙中喆摄) 

近日,工作人员驾驶收割机在湖南道县清塘镇濂溪大洞收割水稻。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秋收时节,山西省垣曲县历山镇河西村的谷子喜获丰收,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 收获、晾晒谷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图为垣曲县运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员工 在加工谷子。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当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层层叠叠的梯田、劳作的农民与传统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耕画卷。图为9月21日,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村民在田间收获高山冷水稻。新华社记者 郑家裕 摄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