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只白冠长尾雉在壶瓶山放归自然
9月24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只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在这里放归野外。这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放归壶瓶山的白冠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正在天空飞翔。(图片来源网络)
白冠长尾雉,属于鸡形目,雉科,是中国特有鸟类,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白冠长尾雉体型较大,成年体长70厘米左右,雄鸟尾羽长度可达180厘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了解,壶瓶山曾经是白冠长尾雉的历史分布区,1960年特大雪灾后,就未曾见过其身影,本次放归属于白冠长尾雉的重新引入,目的是恢复其野外种群。
此次放归活动由省林业局主办,放归自然的40只白冠长尾雉均来自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均已经过严格的检疫,且经过一个月的放归地野化训练,确保成活。其中对20只白冠长尾雉安装了卫星跟踪器,并在释放点周边16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红外相机30台,能实时追踪其活动轨迹,将为研究其种群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环境需求等提供第一手资料。
“放归后,我们将通过采取定期巡护、红外线感应相机监测、社区保护宣传等措施提高存活率和野化研究。”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介绍。
目前,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373种鸟类,达到湖南省总数的70%,增添白冠长尾雉后,壶瓶山雉类共有7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以及红腹锦鸡、红腹角雉、勺鸡、白鹇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