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常德>图说常德>详细内容

【经济】汉寿产大闸蟹首次出口非洲 外贸实现新突破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11-20 11:00 来源:常德日报客户端•常德融媒   作者:何花 通讯员 陈智勇 实习生 左慧娟 文/图

 三建水产大闸蟹准备出口非洲

近日,汉寿县三建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建水产”)的438斤大闸蟹被运往非洲肯尼亚,这是我市也是中国大闸蟹首次出口非洲,标志着汉寿县外贸实现了新突破。

据了解,这笔订单是三建水产通过今年9月的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客户成功签订的第一笔订单。按照双方合约,年内还将有3至4吨洞庭湖大闸蟹陆续出口肯尼亚。

三建水产是一家集特种水产品养殖、收购、加工、进出口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2家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13200亩养殖面积,4000 平方米加工厂房,冻库容量达 5000 吨,主营产品为淡水小龙虾和中华绒螯蟹。在此之前,三建水产已与菲律宾、阿联酋、泰国、马来西亚、台湾、澳门、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建立销售关系。

为助力汉寿县外贸“起飞”,汉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加快外贸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外贸发展主体,多次组织外贸外资企业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议,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帮助拓展国际市场。1-9月,汉寿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2亿美元,占全年计划任务2.248亿美元的76.62%。目前全县共有外贸外资企业76家,有实际业绩的企业15家。常德海关等相关部门鼎力支持,多次上门为企业服务,宣传出口政策,加强业务指导,对产品进行检验检疫,严控产品质量,为大闸蟹出口出谋划策。为帮助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合作,汉寿县商务局主动作为,通过上门指导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资推介活动等有力举措,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积极“走出去”投资兴业,加快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也多次带队到县区企业进行调研,开展政策宣讲,帮助企业争取扶持资金。近年来,共为汉寿县外贸企业争取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企业则扎实推进自身建设,打稳产品出口基底。为确保出口水产品质量,三建水产建立了严密完善的管理体系。2011年,公司从上海引进中华绒螯蟹饲养,成功把东部沿海水产养殖嫁接到洞庭湖流域。2014年,公司获得中华绒螯蟹输台资质,并于当年实现输台“零的突破”,出口8吨中华绒螯蟹,创汇1.5万美元。2018-2020年,公司共出口中华绒螯蟹388.77吨、小龙虾19.32吨,创汇1848.03万美元。2015年,公司荣获汉寿县人民政府出口创汇第一名,2019年获得“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2021年,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同时进行设备置换和新技术改造,扩大产能,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企业销售力求再创新高。

近年来,汉寿县外贸工作稳步推进并不断取得新突破,先后多次获得省、市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授予的“出口创汇先进单位”、“湖南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县”、“湖南省外贸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