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茶乡学子的茶艺课
从学校到茶艺培训基地,步行20分钟的距离。12月3日上午10时许,桃源县第七中学30名茶艺社团的学生们出发了。尽管不是第一次进基地上课,大家还是难掩兴奋。
茶艺社团的学生们穿行在连片的茶园里。记者 陈欢 摄
沐浴冬日暖阳,穿行在连片的茶园里,清新的空气将五脏六腑洗得干干净净。望向湛蓝天边如水墨泼洒的远山,九年级女生蔡佳翊感叹“我的家乡自带美颜功能”。她回味着今年清明前后和老师同学一道采茶和学习手工制茶的情景,表达出对学校茶文化系列活动的期待。
蓝天,远山,茶林……好一幅浓郁的油彩画。记者 韩冬 摄
“你们快看,长出新芽了……”路上,饶沐真忍不住钻进茶园,俯身观察,顺手“掐采”嫩芽凑近鼻尖,十分老道的样子。他告诉同伴,每年采茶季,他会帮家里采近百斤茶。队伍里,超过一半的学生家中有茶地,还有一部分家长从事与茶有关的工作,于他们而言,“茶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九年级学生饶沐真(右)展示刚采摘的嫩芽。记者 韩冬 摄
“茶庵铺镇,因茶得名,以茶立镇。桃源七中坐落在茶庵铺镇腹地,走出教室,走进田野,家门口的这片茶园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学校教导处副主任、茶艺教师汪艳芳说,从2017年起,学校致力于以茶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围绕茶事展开实践活动,春季体验采茶制茶,夏季红茶节亲子研学,秋季茶博馆里学茶史,冬季基地学茶艺,孩子们乐在其中……
湖南百尼茶庵茶业有限公司茶艺展示区里古筝悠悠,弹琴的是桃源七中的数学老师高婷。学生们有序地在5张长方茶台边落座,茶席铺开,茶具陈列,身着茶服的2名基地茶艺师开始演示讲解。
桃源七中数学老师高婷现场弹起古筝。记者 陈欢 摄
学茶礼仪。礼仪贯穿于整个茶道活动中,如何行叩手礼?学生们认真聆听。“叩手礼也叫谢茶礼,晚辈向长辈行礼,手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三下即可;平辈之间行礼,食指和中指并拢敲击桌面,敲三下表示尊重……”
茶艺师演示后,学生们自主练习。“凤凰三点头,壶嘴不能正对客人,茶倒七分满……”张百川嘴里一边念叨,一边操作,引来同伴提醒——静乃茶道之境界。
基地茶艺师示范。记者 陈欢 摄
学生们自主练习。记者 陈欢 摄
第二个部分,使用茶艺器具。203班的饶沐真和舒忱早前取得了初级茶艺师资格证,他们各坐一席,给同伴们逐一介绍。“这是盖碗,又叫三才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是茶桌上的天地人和……”饶沐真说得头头是道。一名同学拿起两个相似的勺子状竹器,傻傻分不清,询问舒忱。“他们的名字和用途不一样,小的是茶匙,勺大一点的是茶则,茶则控制置茶量……”腼腆的舒忱轻声说道。
茶艺入门当能识茶。生长在茶园的唐乐一眼就认出了茶荷中的“桃源大叶茶”,再熟悉不过的茶叶,她说爸爸每天都要给自己泡上一壶。唐乐对小小叶片演绎出的白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等不同品种很是好奇,在茶艺老师的带领下闻一闻、捏一捏,用心辨别记录。
一堂茶艺课下来,学生们感觉意犹未尽。小啜一口,再啜一口,细细品茗舌尖上的茶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