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知
常疫控指发〔2021〕164号
各区县市、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贺家山原种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市直和中央、省驻常各单位:
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着力构建“三嵌入两闭环一纳入”的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由应急状态向常态化平稳有效转换,有力有序推进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就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进入条件
疫情防控工作由全面应急回归常态化防控轨道,必须严格遵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要求,坚决服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调度,达到以下所有条件:
1.全市各封控区域内,自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后,连续14天且经过全员核酸筛查无新发感染者,解封前24小时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
2.所有密切接触者在管控期内身体无异常且按规定频次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管控区域内涉及重点场所的“黄码”人员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
4.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明确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具体要求
1.加强重点人群摸排。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继续加强网格化管理,做好外来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摸排登记,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主动配合村(社区)做好相关防控工作。要重点加强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常人员的摸排管理,继续做好涉疫地区车辆、人员排查工作,及时掌握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常人员情况。各地各单位要做好入常人员政策宣传,告知其入常前和入常后应主动向居住地村(社区)、用人单位如实报告个人信息、旅居史、健康状况及健康码类别等情况。对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常人员,要根据出发地、旅居史、健康码颜色等综合判定其风险等级,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精准落实好分类管控。对入境人员要实行闭环转运、落地管控无缝对接;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常人员要第一时间根据推送信息和摸排结果落实相应管控措施,严防失管风险;对密接和次密等涉疫人员要严格实行集中隔离,做好期间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
2.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企业、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监所、交通场站、生活服务类经营单位等场所监管,督促其落实通风、环境清洁消毒、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科学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景区景点购票、宾馆酒店住宿一律实行实名制登记;公交车、的士车、网约车、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和商店超市、公用电梯等,要坚持清洁消毒;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
3.加强个人卫生防护。认真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等,形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提高个人自我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要积极响应国家新冠疫苗接种号召,积极参与配合疫苗接种,加速推进全民免疫体系、免疫屏障建设,保护个人健康。
4.加强发热病例监测。各地各单位要做好本辖区、本单位有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人员的监测,督促其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学校、企业、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监狱等单位要与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建立“点对点”接转、就诊通道。医疗机构要加强院感防控工作,做好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发现和报告。县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要常年开放发热门诊,并加强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甄别和报告发热病例,对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要及时采样送检并报告属地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预检分诊服务,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对于不能甄别病因的发热病例要及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5.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地各单位要继续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水平。要重点开展勤洗手和咳嗽礼仪宣传,引导民众科学佩戴口罩,防聚集、不扎堆,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要广泛宣传推广“健康码”注册申领,不断提高普及率和使用率。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向社会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
6.加强无疫社区(村)建设。要贯彻执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常态化无疫社区(村)建设实施方案》(常办发电〔2021〕30号),全面落实“五有一网络”要求,形成“三位一体”的防控机制,构建“四方联动”的防护网络,提升“随调随用”的防控能力,完善“多措并举”的防控手段,实现“疫情零输入、居民零感染、工作零失误、舆情零负面”,确保社区(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
三、明确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保障措施
1.压紧责任链条。各地要高度重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坚持与中心工作统一部署、统筹推进。要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进一步完善履职尽责、高效协同,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的工作体系。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行业管理、市场监管、物资保障等责任,确保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2.完善预警机制。各地各单位要制定发布应对各类场景和人群的防控技术指南,织牢织密疫情防控屏障。要建立和完善可疑患者2小时内报告机制,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尽早发现疫情。要继续开展药店哨点监测,加强农贸市场、医院、冷链食品经营场所等人员和环境监测工作,构建完善、灵敏的多触点监测预警机制。要及时加强分析研判,针对国内外疫情发展形势,高度预警、快速响应、加强转换、高效处置。
3.提升防控能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县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做好设施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使之与应急处置、全员核酸检测需求相匹配。加强定点医院救治能力建设,添置必要的医疗器械,做好医疗物资储备工作。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切实提高有效应对处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要科学划分网格,建立网格微信群,每户至少1人入群,公职人员全部入群,乡镇干部下沉联系网格;“雪亮工程”要认真落实“建、联、管、用”要求,充分发挥监督巡察作用,构建起问题事件发现、处置快速反应机制。
4严格督导考核。市县两级要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纳入绩效评估、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基层建设等考评内容,严格考核。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采取日常督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督导工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1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