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脱贫攻坚摄影作品展播(第十五期)
武陵区芦荻山乡芦山社区 2020.7.24 许山海 李根/摄
两季双丰收,致富有奔头。湘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一季种植羊肚菌,一季种植灵芝,通过委托帮扶、季节性务工、产业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社区贫困户脱贫致富,共有87户188人受益。“在这里管理菌棒一天有80元的工资,离家也近,方便照顾孩子。”今年58岁的脱贫户何桂英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感到满意。
武陵区丹洲乡太平村 2020.7.24 许山海 李根/摄
果树产业成了脱贫致富“摇钱树”。丹洲乡以耘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发展黄桃、枣树、柑橘等果树种植,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利润分红、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有效增收。今年52岁的脱贫户杨琴在地里管理金秋砂糖橘苗木,一天工资能有120元,脸上也是堆满了笑容。
武陵区丹洲乡太平村 2020.7.24 许山海/摄
开展技术讲座,传授致富“真经”。耕州农业公司时常在太平村村部开展果树种植技术讲座,相关专家向全村40多名贫困户讲解种植中的难点要点,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不断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经过这次培训,让我信心倍增,要把果树种好、日子过好!”脱贫户李国菊信心满满。
武陵区河洑镇三星垱村 2020.7.24 许山海/摄
火龙果“火”了脱贫致富路。近年来,河洑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镇社对接”助力脱贫攻坚,带动了村里20户75名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果园务工增收。“别小看这一个个小小的火娃娃,我们现在的日子就是靠它越过越红火。”今年67岁的脱贫户赵友珍高兴地说,她在家门口的昌龙火龙果基地务工,每月可增收2400元,家中的5亩土地每亩每年可获得1200元租金。
武陵区河洑镇朱湖村 2019.3.11 雷继培/摄
位于朱湖村的绿沃川空中草莓园既环保又卫生,变单一销售为旅游娱乐休闲销售一体的经营模式,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石门县壶瓶山镇九岭村 2017.8.24 胡晓新/摄
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村民购置玉米粉碎机,便于玉米的保存与销售。九岭村是武陵区重点扶贫村,在对口扶贫工作中,武陵区突出产业先导作用,有效激发村民脱贫内生动力的同时,保持脱贫不返贫的长久生命力。
(责任编辑:胡欢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