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商务部门以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战略目标为指引,以招商引资提质攻坚、开放能级提升攻坚、消费市场扩容升级为主抓手,全市商务和开放型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提质的发展格局。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0亿元,增长5.6%;进出口总额149.4亿元,实体外贸业绩增长16.1%。其中进口额73.5亿元,出口额75.8亿元;外商直接投资1749万美元,增长34.5%;对外实际投资1628万美元,增长334.6%。
一、2024年工作亮点
1.消费市场回暖升温。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广泛开展政策宣传、鼓励企业推出叠加优惠等方式,有效释放以旧换新需求。2024年我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补贴申请2.7亿元,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销售额24.4亿元。联合市监、税务等部门对活动全程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安全。优化消费环境。按照“一圈一策”原则,推动武陵区落路口社区、澧县万寿宫社区等10个社区获批湖南省首批品质型、提升型、基础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新消费业态。依托特色街区(商圈)、商业综合体,从“夜游”“夜购”“夜食”“夜娱”等维度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柳叶湖河街、安乡酱卤不夜城等4地入选湖南省第二批夜间消费聚集区。发展电子商务。对接抖音、希音等电商平台,借助无忧传媒、东方甄选等头部电商资源推广桃源章鸭子、湘佳鲜鸡蛋等常德特色优质产品。我市“直播电商助推鲜花产业发展”入选“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典型”案例。
2.开放型经济扩容提质。实施“德企德品出海”专项行动。印发《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德品德企出海”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助力外贸企业承接国际订单,全市实体外贸业绩增长16.1%,76家企业实现破零,45家企业实现倍增。推动对非贸易发展。承办首场全省新型易货贸易、公共海外仓走进市州活动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政策宣讲会,通过资源对接会、组团出访、邀请来访等活动,深化对非经贸合作,加大非洲资源性产品进口力度。全市实现对非贸易增长79.8%。推动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深入服务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生产型企业,推动农产品出口增长9.1%。湖南华乐成为新加坡市场冷鲜肉供应商。汉寿县三建水产实现湖南食用甲鱼首次出口非洲。推动外经企业深耕海外。精准服务飞沃新能源、新合新等重点企业“走出去”,津市新合新印尼项目、石门县安德丰新加坡项目被评为省级重点项目。推动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常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运营,项目列入海关总署审批名单。津市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建成并封关运营。
3.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按照中央关于规范招商引资、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转思维换打法,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构建大招商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各产业专项小组市领导积极带头,县市区(园区)发挥主阵地作用,新引进项目296个。开展产业链招商。聚焦“4+3”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合成生物特色产业举办系列活动,引进生物制造产业项目46个。推动科技+基金招商。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2+2+N”基金矩阵,以投代引成功导入云上新材、蘑米生物等一批含新量高的项目。推动湘商回归。举办2024年德商恳谈会暨柳叶湖创投大会,主要领导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湘(德)商恳谈会等“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全年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23家,新增涉税主体100家。
二、2025年工作思路
1.持续深挖消费潜能。加力扩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家电、3C类产品、家居装饰、电动自行车等商品消费。开展“悦享常德·品质生活”“德品沅澧行·惠民购物节”系列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发展首发经济、文旅经济、银发经济,扩大服务消费。开展零售业创新试点提升工作。提质打造一批智慧商圈、特色街区、夜经济示范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德品四行五进”行动,推动德品出湘。推介常德地标美食“名菜”“名厨”“名店”,打响常德米粉、钵子菜等特色品牌。招引培强优质消费型企业并鼓励注册独立法人,推进“个转企”“企入限”。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强化成品油、汽车流通等行业规范管理,加强市场运行监测。
2.推动开放能级提升。持续开展“德企德品出海”行动,支持企业参加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境内外国际性展会。帮助响箭重工等龙头企业对接供应链平台企业,为“出海”导入更多资源。推动市级国有企业与大龙网等平台企业合作,建立海外供应链服务网络,为本地主特产业产品“出海”赋能。鼓励县级国有企业发展供应链业务。引导企业进口非洲优势产品。鼓励企业与安哥拉、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帮助达门船舶等企业持续拓展出口非洲业务。支持飞沃科技、新合新生物、涌鑫源环保等企业境外投资。深度对接非拓、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引导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上网开店。持续推动常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运营,加快常德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
3.推动招商引资攻坚。指导各县市区围绕主特产业,编制更新重点产业链“一图三库一队”,组织产业项目优质资源对接活动,促成合成生物产业等重点在谈项目尽快落地。深挖德商、德智资源,举办2025年德商恳谈会,对接洽谈一批合作意向。联动有关部门举办校友回乡、创投大会、合成生物产业大会和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资源及产贸对接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搭好招商平台。积极对接跨国公司和在华外资企业,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坚持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推动项目尽早投产达效。严格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存量项目政策兑现处理。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