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R—2020—00002
常政发〔2020〕3号
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品”工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和中央、省驻常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湘政发〔2018〕3号)精神,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加快促进产业兴旺,现就实施“三品”工程(农产品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实施“三品”工程为主导,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构筑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力争通过3年努力,“三品”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主导产业良种率达到98%以上,种植集约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品牌经济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培育常德香米、常德茶油、常德红茶、常德蔬菜、常德甲鱼、常德米粉六大区域公用品牌,建成3—5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成一批“百亿产值、百万亩面积”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粮食、茶油、红茶、水产、水果、蔬菜、畜禽等一批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建成常德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千亿产业。
二、加快品种改良
(三)优化产业结构。争取上级支持,扩大本级投入,加快对主导产业种苗进行改良、优选,推动农业产业向优质高效转型升级。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500万亩以上,每年支持一批粮食生产面积500亩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稻面积200亩以上)、粮食产品优质率不低于4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支持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大力发展经作林果及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油茶低改、茶叶低产园改造、水果品种更新及规范化栽培,支持石门柑橘、汉寿蔬菜、澧县葡萄、鼎城茶油等县域特色产业品种改良和基地改造,全市建成高档优质稻基地30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300万亩、优质油茶基地20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10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30万亩、优质鱼基地20万亩、优质茶叶基地10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市农科院、市农机事务中心)
(四)建设园区基地。以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桃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常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澧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鼎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高标准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以科研单位为依托,建立粮、油优良品种集中展示(示范)中心。进一步加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建设力度。重点支持省级优质农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示范片)、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力争全市建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00个以上,园区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争取上级“一县一特”“一片一特”产业发展支持,积极申报认定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创建省级特色园艺产品优势区,抓好西湖西洞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报创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常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五)打造特色乡村。加大特色产业乡镇建设力度,重点支持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乡镇,力争建成3个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5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支持“一村一品”创建,对当年新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按相关规定分别给予奖励。支持按“多规合一”要求编制彰显本村特色的村庄规划,以村庄规划促进市级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创建,对评定为市级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的按规定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广体局、市供销社、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三、推进品质提升
(六)坚持绿色发展。构建农业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投入品管控和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推动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探索开展区域性残膜回收与综合利用。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的规范划定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准入制度。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市农机事务中心)
(七)强化质量安全。推进“双安双创”,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身份证”管理,2020年全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地方特色品牌、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面实行“身份证”管理和赋码标识。推进农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树立诚信文化理念,营造诚实、自律、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加强县级机构检测能力建设,支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业执法监管,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八)促进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生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大市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建设和创建工作,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一批国家级“三化一体”(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和“三区互动”(园区、农区、镇或城区)的农村三产融合先导区。继续支持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星级农庄创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商务局、市扶贫办、市林业局)
四、打造常德品牌
(九)壮大加工龙头。推进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和常德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千亿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规模、提质升级,培育打造一批市级标杆企业。对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10亿元、5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获得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称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实现首发申请上市的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市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过2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30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00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供销社)
(十)培育新型主体。加快培育各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质行动,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扶持发展一批农业合作示范社、联合社,对新获评国家级示范社的给予重点扶持。到2022年,全市专业大户达到25000户以上,家庭农场达到8000家以上,省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超过150家。对参与全省“千企帮千村”产业扶贫活动且成效突出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奖励。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每年对通过网络平台线上销售农产品额度超过1000万元的个体电商、5000万元的企业电商,按规定给予适当奖励。(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市农机事务中心、市农村经营服务站)
(十一)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常德品牌行动,加大对常德香米、常德茶油、常德红茶、常德蔬菜、常德甲鱼、常德米粉六大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扶持力度。支持各区县市集中打造1—2个县域公用品牌,对新获认证的县域公用品牌按规定给予奖励。继续开展全市“十大农业特色品牌”评选活动,积极争创全省“十大农业特色品牌”,支持企业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对首次通过“两品一标”认证、当年获评全市“十大农业特色品牌”及全省“十大农业特色品牌”的,按规定给予奖励。落实开放强农行动,支持各地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博会、农展会,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五、强化保障措施
(十二)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每年遴选一批重大科技课题进行攻关,组织一批科技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全产业链服务,对成效突出的团队予以奖励。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工作力度,重点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科技研发基地。对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创业创新大赛并获奖的企业,按相关规定给予扶持。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率先开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服务平台等系统和平台的示范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整省示范工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现益农服务社金沙博彩村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农科院、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十三)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财政激励引导,进一步加大实施“三品”工程、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投入力度。各地要将实施“三品”工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作为财政支农重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给予支持。落实降费减负政策,切实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级成本性支出。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升金融精准服务水平,突出发挥农商银行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建立涉农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依法保障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创新创业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用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设施农用地规定的,按农用地管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府金融办、市林业局、市税务局、人行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中心支行)
(十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巩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有资产资源的地方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规范运行。持续深化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建立完善新型供销组织体系、新型经营服务体系、新型农合会体系,打造好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国家队”。(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林业局、市农村经营服务站)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三品”工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由市产业立市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常德香米产业、常德茶油产业、常德红茶产业、常德蔬菜产业、常德甲鱼产业、常德米粉产业分别由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发展规划及行动方案。发展改革、科技、工信、财政、自然资源规划、商务、金融、税务、电力等部门要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各区县市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地区实施“三品”工程负总责,抓好工作落实。将实施“三品”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内容,由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考核细则。对实施“三品”工程成效突出的区县市,在安排有关项目资金时给予重点支持。(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储备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税务局、国网常德供电公司)
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人民政府
2020年1月21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常德军分区。
市人大常委会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市政协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市监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各民主党派市委。
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人民政府澳门金沙博彩娱乐平台2020年1月21日印发